查看: 1700|回复: 0

有效保研 VS 无效保研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0
发表于 2022-5-3 17: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到一年保研季,近期来找保研人顾问老师聊保研定位和建议的学弟学妹格外多。想起来从我们自己亲身经历保研、一直在保研圈内到现在也已经七八年了。每年4、5月份都是被提问最多的时候,但今年令人惊讶的是询问保研信息这件事,大家开始得越来越早、来戳我们的同学背景也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2022级学弟学妹,经历了拿完offer后半年的过渡,回过头来对于保研有了新的感慨,来和我交流复盘。听的故事多了,不免再次感慨,保研实在是充满太多的偶然性,它和高考这样付出多少努力、得到多少分数、迈入多高门槛的线性选拔截然不同。



太多令我们唏嘘的案例已经表明:盲目的努力在保研中不能保证什么,有时甚至使你一叶障目看不清全局,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对于多数普通人,保研中方向真的比努力重要。



所以,基于近期的种种感慨,我们想同各位学弟学妹好好聊一聊:目前的保研局势总体上如何?如何学会清醒地为自己定位?如何理性地收集、筛选、判断信息?希望学弟学妹少一些盲目冲撞、以身踩坑的案例,多一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底气。






保研,只有一个关键词:信息



首先,保研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此刻你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答案是什么?GPA?综测?论文?实习?



绝大多数人想到的、关心的,或许都无非是这些关键词。但是,如果你只想到这些,你的保研之路注定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和我们聊过的各路大佬,或许各有各的专长,但谈及保研经验时,却无一例外地都对一个观点表示赞同——保研本质上是关于信息的战役,你掌握的信息的多少,甚至比你的硬实力更能决定你的成败。






当然,在这里,我们想说保研的所谓“成败”,应该是一个相对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指的是相比本科原本的背景,通过保研实现了多大程度的跨越。我们见过有清华理工的大佬跨冲金融,最后去了复交,同学中不乏西南末流985背景的同学,相比起来,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后者在保研上更“成功”。



对绝大多数保研er来说,目标都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能力和背景基础上,尽可能够到level更高的项目。那么在这样一趟征程中——为什么说信息是最重要的?



希望各位同学想清楚这样一件事:任何院校、任何项目,绝不可能像抽奖一样随意录取任何一个学生,所有发出去的offer都有院校自身的考量。那么,你能不能拿到这个offer,实质上就是你是否符合院校的考量标准。



考量标准从哪里来呢?对每个项目而言,教学团队、行政团队、学院政策导向都是比较稳定的,故而考量标准也是相对稳定的,即每个项目都有一套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比如复旦管院 的项目更倾向于本科已经有实习经历、英语口语水平高的同学,而上交安泰 可能对于有科研经历、无实习经历的同学更友好。



因此,之所以很多同学保研准备越来越早,是因为他们明白在保研这场看似公平的竞争中,想要上岸顶尖院校,最重要的就是掌握院校信息,越早越快的获取到院校的关键信息和其保研数据,就有越大的机会和概率上岸梦校。



所谓的“关键信息”正是以下几类:



1

你心仪的项目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2

你的竞争对手一般是什么样的背景?

3

相比竞争对手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4

这个项目能为你未来的规划提供什么?

5

如果被录取什么细分方向更合适你?











明明背景更强,为什么拿不到好offer?



和很多学弟学妹聊最后的去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



“明明我和XXX的背景差不多(甚至更强),怎么XXX就能拿到更好的offer呢?”



说句实话,各大项目每年收到上千份学生简历,从中筛选出百来个甚至几十个参加夏令营,再从中选取一半不到的学生发offer。如果你只看专业排名、有无科研、GPA、竞赛等等有限的指标,大家同质性实在太大了。环顾四周,你周围有多少个同级的班级第一、专业第一、年级第一、综排第一?十项全能挑不出错的太多了。

经济学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理论,伯川德模型(Bertrand Model),学过Econ的同学肯定了解,简单概括就是——同质化的寡头厂商开展价格战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将价格降到边际成本水平,最后双输。对同质化厂商来说,打破这个局面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差异化,打造独特的品牌和卖点。



这个其实对保研很有启发性,那些背景表面上看起来和你差不多的同学,最终拿到了更好的offer,其实通常就在于他的卖点更突出,在无数同质化的保研er中更具差异性。









我该如何脱颖而出?差异化竞争



话说回来,怎么实现差异化?




▲商品世界的差异化竞争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如首先问为什么大家做不到差异化,那么多优秀的保研er如此同质呢?



其本质在于,大家的信息太同质了。



所有人大约都知道,保研需要大概多少科研、多少实习、多高排名、多少实践等等,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力,结果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六边形战士,对院校来说,实在是审美疲劳了。



如果你有信心做到背景极其突出,成为一个六边形战士中的六边形战士,固然也可以,保研之路基本不会出错,但这个目标太难实现,80%的保研er只能沦为炮灰。



精准个人定位

性价比更高的方式其实是精准个人定位,根据个人优缺点有的放矢地准备。而保研人最新推出的「经管无忧计划」正是通过“内外结合、逐层突破”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精准定位,拟定备战规划;还有资深专职规划老师根据历年保研大数据、项目招生偏好等信息定位把关,助力学生成为六边形战士中的“六边形战士”。




▲精准定位与辅导,助力学员成为“六边形战士”





掌握差异化信息

除此之外,掌握差异化的信息,从而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同样重要。



掌握差异化的信息,其实就是Known Your Customer better(KYC又是一个经典的企业名词,这方面竞争激烈的自由市场其实提供了保研er很多可参考的理念),又回到上面提的种种问题——你想投的项目往年都招什么样的学生、老师们喜欢什么风格的学生、最看重什么特质……



获取信息的手段,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公开信息、私域信息、信息服务。



公开信息

公开信息有手就能查,比如经验贴、公开招生资料,虽然公开可查,但细细整理起来也很耗时间,保研人新开发的APP,整理了最新最全的保研资讯,独家保研日历功能可生成你的专属日历表,并且收录了2000+名校前辈保研经验帖,可按学校及专业精准检索,还有很多保研干货可供免费查阅,推荐新晋保研er都去下载使用哦~




▲扫描图中二维码,立即下载哦~



私域信息

私域信息不同人差别就大了,比如保本校本项目,那你天然地和学长学姐和老师们熟络,私域信息量巨大,如果要跨学院跨专业,又没有什么先例可以参考,家里也没有圈内资源,私域信息都可以说是从零起步,难度自然很大。这也是部分解释为什么我们从往年数据看到,家庭背景好的同学普遍意义上比“寒门贵子”、“小镇青年”去向好。



信息服务

信息辅导服务,其实就是用金钱成本换时间成本和背景资源。比起自己network获取私域信息加成而言,信息内容更可靠、时间和精力成本更低、信息量更大更成体系。如果选择信息服务的话,一定要选择有专业团队保障的的优质信息来源。



当然,选择哪种方式为主,必须看个人的禀赋和背景决定。但近年保研内卷加剧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头部保研玩家越来越多地选择辅导服务,尽可能获取差异化体系化的信息、节约时间和精力用于复习和准备。






保研中,选择辅导究竟值不值得?



作为有内部经验,又兼具时间维度的纵向对比和不同类别保研er的横向对比多维度视角的我们来看,近年来保研的大趋势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



1

马太效应明显且趋势逐年增强,头部保研人赢家通吃,20%的人拿走80%的Top5 offer;

2

本身硬实力过硬,排名靠前的保研er往往更倾向于加大信息投入,寻求信息服务;

3

头部项目的竞争背景越来越多元,跨保趋势明显,跨保难度会越来越大;

4

相对小众的学科,比如人文、某些经管细分项目,头部竞争反而异常激烈,大家都瞄准为数不多的顶尖项目名额,头部保研er购买信息服务的比重格外大。



竞争背景多元化,意味着保研er需要更加高效的信息服务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具体展开给几点建议就是:

1、首先,如果你对于保研的规划还懵懵懂懂,真的得迫切起来了。



并非贩卖焦虑,这只是一个事实——以经管项目为例,20%的头部保研er,拿了超过80%的清北复交人优质项目offer,而且越是背景优秀的同学,在信息的搜集上越努力,这部分头部选手绝不仅仅只是背景优秀,他们的规划通常都非常明晰,对各个项目的特点也都了如指掌。



前面还提到不少低年级的同学已经开始来问一些保研规划相关的建议,我真的不得不惊讶于他们对各个项目的了解程度、已经做的准备的充分程度。




▲优秀的同学早已瞄准了顶尖项目==




▲后台咨询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越来越卷”了,但事实既然已经如此,就不得不面对。加上整体就业、出国形势都不太乐观,我只能说未来的保研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当然,你可以选择佛系躺平,但是你应该明确可能的后果。又想躺平、又想拿优质offer到手软,只能说还是快醒醒吧。






2、第二,应该祛魅保研信息服务,头部保研er的发力已经非常明显



有一组数据,我们讨论了很久是否要公布,这个是非常内部的数据了:前几年经管项目我们后台付费辅导同学的排名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公开的是,参加付费辅导的同学中,绝对排名在前10名以内的比例高达93%,排名前3的保研人比例也超过半数,达到惊人的53%。






而排名在前10%的高达72%,排名前20%的同学更是达到了九成以上。






这组数据是不是很反直觉?对我们而言,整理出这么个结果的时候,一开始也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直观上大家可能会想:好像只有背景不好的同学才会想找机构、找付费辅导吧?真大佬靠排名靠背景就可以拿offer到手软了。而数据自己会说话,现实就是,并非如此,背景越优秀,越愿意竭尽各种可能去搜集信息,提升竞争力、提升规划的合理性。



在这里还得说一句,不是经管专业的同学也别高兴,这个趋势可不是经管特有的,目前理工医农学科中报名付费辅导的同学相对排名前5%占比也在50%以上了,且想要跨保经管方向的优质理工科学生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跨保难度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经管专业的学生也势必要进一步提升背景应对这部分竞争压力才行。






其实类比一下留学信息中介机构,这个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几乎95%以上首次申请出国留学的同学,都会找中介。



中介在留学中承担的是什么角色呢?其实就是贩卖信息,他们将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搜集、过滤、整合,向有出国需求的同学提供咨询,从而使同学能最快、最便捷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各个项目的特点、需求,找到能建立network的资源。



而保研辅导和留学辅导是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信息置换的中介,更多的是基于扎实的教学研究工作下,帮助学员提升个人背景和能力。「经管无忧计划」中,针对经管学科研发出了全流程、针对性的辅导。



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员拿到满意的研究生院校offer,这一过程中,在过去多年的教学教研积淀下,全面帮助学员提升科研履历背景、深入地理解笔面试考核,更有基于学科特点的时事热点专项分析与和金融市场实操分析课……这些是靠单一的信息置换无法实现的。



不知为何很多同学会觉得,出国找信息中介理所应当,DIY是极少数,保研的信息辅导就成了负面tag。且由于还没有普遍认同,许多寻求过信息中介帮助的学长学姐,在谈及保研经验时也绝对会对此闭口不谈,因此造成长期以来大家还觉得保研找机构是少数——但我们后台疯狂增长的数据,其实已经让我们很明了,这种观点在不断被事实打破!



保研人全职老师怎样做教学教研?

我们如何对学员进行全程督学?

这里我们做了一个小短片

给大家介绍一下保研人线下公司以及教研团队~






说到底,保研辅导就是公开信息(比如公开的经验贴、院校招生简章等)、私域信息(认识的学长学姐等)以外的一种信息获取的渠道而已,如果你权衡之后觉得自己适合、需要,完全可以深入了解后尝试。


千言万语,祝君得偿所愿



一句话,真诚地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仔细搜集信息、明确方向、昂首阔步地往前走,如此一来才对得起三年多来的努力搏来的这一次机会。



如果你没想清楚上面提到这些问题,只是视保研为“买彩票”,什么也不管,反正自己搞好GPA和CV,瞎投一通,你觉得院校凭什么录取你?



院校不会像抽彩票一样发offer,任何一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也不该像买彩票一样投递项目。每年保研季结束,总有无数人来找我们感叹:自己运气怎么这么差,势在必得的项目怎么都没入营,隔壁某某同学背景明明更差,结果欧到不行拿了多么多么好的offer……



每每这种时候,我们只想说:保研确实有运气的成分,但我们应该掌控的是可被解释的部分,如果到了末了你发现还是那不可控的残差掌控了你的人生,难道不会觉得不甘心吗?明明本可以有选择,却把决定权交给上帝的骰子,最后却又自怨自怜,难道不觉得无奈吗?所以真诚希望每位保研er,都能拿到对得起付出的回报。



言尽于此,对于头部的那波很优秀的同学来说,前面所说的这些,他们大概率早已经了解且做出了相应的规划,真正需要打起精神的是那些背景其实非常不错,但是没有意识到规划和信息搜集重要性的同学,或者背景或许不特别强但过早自我放弃觉得一定拿不到好offer的同学。



当然,说到这里也许很多同学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但也许有很多同学内心现在仍然迷茫,不知如何“迈出那一步”,解决难题。但无论你处于怎样的状况,选择有保障和高质量的保研辅导看起来都是一个更加稳妥的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